醇溶蛋白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
DOI:
作者: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Q941.2 S512.12

基金项目:

ThisresearchwassupportedbytheInternationalFoundationforScienceIFS,Stockholm,Sweden,throughagranttoSHENYuhu,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领域项目“适宜冷凉干旱区小麦和牧草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课题,2001年度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 水母雪莲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有效成分的积累和调控课题资助


Detection on evolvement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of spring wheat cultivars planted in Gansu and Qinghai provinces by gliadin markers
Author: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用APAGE技术检测了43个春小麦品种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在计算Jaccard相似系数的基础上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42种不同的带型,电泳共分离出37条带,其中33条具有多态性。品种间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很大(0.0000~0.8148),平均遗传距离GD=0.5073。说明43个品种在醇溶蛋白编码位点上存在较大变异。聚类结果显示,除佛手麦白成一类外(GS=0.28),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与大多数育成品种(GS=0.46)分属不同的亚类,说明育成品种同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在醇溶蛋白编码基因上存在较大变异。育成品种间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不高,这一结果提示在这一地区进行与醇溶蛋白相关的品质育种很难在现有的育成品种间杂交的基础上取得成功。从遗传多样性的演变趋势来看,历史上以地方品种间醇溶蛋白的遗传变异程度最大(GD=0.5455),50年代引进品种变异程度最小(GD=0.3310)。从60~90年代,育成品种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有一先增后减的过程,但总体上变异程度要低于地方品种,其原因与亲本单一和育种目标由高产到优质变化条件下人工选择压由弱到强有关。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沈裕琥 王海庆 黄相国 窦全文 张怀刚.醇溶蛋白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J].西北植物学报,2003,23(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